5分钟震撼视频!刷爆河南人朋友圈!兰考这次又火了…
168小时不分昼夜的摄制
无数不眠之夜的精心剪辑
超100G的影像资料
浓缩成5分钟的光影
河南老乡、央视“名嘴”张泽群配音来助阵
一条刷爆河南人朋友圈的视频来了
带你重新认识你所不知道的兰考
(建议在wifi下观看)
脱贫不是事儿,关键是咋赶紧奔小康!我代红一个人富不是事儿,关键得带着大家伙一起富!
2017年3月27日,靠着拼搏与奋斗,兰考人民在这一天,甩掉了那顶戴在头上多年的“穷帽子”。奔小康的征途上,“春光”们的生活有哪些新变化?脱贫后的张庄村又有了哪些新的“气质”和精气神儿?他们有了一个新的想法:要向总书记汇报他们的新“成绩单”。
继2017年原创制作微纪录片《春光的春光》之后,在兰考县摆脱贫困的第一个春节,大河报制作团队又一次来到了这里,拍摄并制作了原创微视频“春光”第二季——《从张庄奔“康”庄》。

如今的张庄村街道整洁干净,在春节的装扮下更加漂亮
带着浓浓年味儿出炉,《从张庄奔“康”庄》正式发布
“年三十儿,贴花门”,带着浓浓的年味儿、喜庆劲儿的开场画面,由大河报原创的微纪录片“春光”第二季——《从张庄奔“康”庄》今日正式发布。
2017年的春天,由大河报原创出品的微纪录片《春光的春光》横空出世,并引起社会广泛热议。截至目前,通过各个媒体平台观看这一短视频的人数已超过300万,其中还有30万人选择了转发和点赞。
中宣部新闻阅评曾评价说:《春光的春光》以兰考为原点,以昔日贫困户闫春光的脱贫故事为主线,将一个人、一个村、一个省的脱贫故事浓缩在了八分钟的光影之中。新闻阅评员还表示,以《春光的春光》等为代表的多部短视频作品先声夺人,做热了今年(2017年)全国两会的报道。
2017年3月27日,兰考县正式退出贫困县的行列。靠着拼搏与奋斗,兰考人民在这一天,甩掉了那顶戴在头上多年的“穷帽子”。

兰考县张庄村闫春光一家合影
脱贫了!然后呢?
在新时期,在奔小康的路上,“春光们”有哪些新思路?哪些新打算?
带着这种好奇,今年春节前,我们又一次来到了兰考。

张庄村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张庄到“康”庄,他们攒足了劲儿奔小康
“想托大河报给总书记捎句话儿——俺家已经脱贫了!”2017年全国两会前夕,在微纪录片《春光的春光》中,主人公闫春光的这句真情表露令无数观众印象深刻。
如今他的生活怎么样?已经成功脱贫的春光又有什么新的成绩要向总书记汇报?
“春光”第二季摄制组在捕捉“新春光”时,又将第一个镜头对准了这里。

大年三十,村里热闹非凡,各家各户贴起了春联
在东坝头乡张庄村,穿越村庄两条主干道的路口一隅,便是闫春光的家。2014年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这里做客。还是那座熟悉的小院儿,但“内容”却与原来大不同——闫春光家已翻修一新的堂屋如今很是素雅。

年三十,闫春光和家人围坐在院子内包起了饺子
他对记者说,新时期了得有点新面貌,要把自己的家弄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咱这屋如今这配置,可一点都不比城里差!”脱贫后的闫春光也有了新动作,捧着一本红色封皮的营业执照,春光喜滋滋地对我们说,如今自己成立了一家合作社,准备在农副产品上想想办法。

年三十,闫春光和家人围坐在院子内包起了饺子
从张庄到“康”庄,如今,脱贫后攒足了劲儿奔小康的人在兰考随处可见。
“脱贫不是事儿,关键是咋赶紧奔小康!我代红一个人富不是事儿,关键得带着大家伙一起富!”在仪封乡代庄村,靠着种植大棚葡萄脱贫的代红发出铮铮誓言,如今的他已成为村子里的“教练”,正忙着给村民们传授种植大棚葡萄的经验。
对小宋乡东邵岗一村的番茄种植大户王慧芳来说,手机,成了她今年番茄种植中最重要的“生产工具”。“今天的车几点来啊?啥价钱收啊?”渐入收获季的番茄大棚中,王慧芳每天都会拿起手机在一个微信群里聊个不停。这个微信群,是村里种植蔬菜大棚的村民及收购商户们的交流平台,里面已有近200个用户。

小宋乡一筐筐丰收的番茄赶在春节前卖个好价钱
时尚“书吧”、民俗博物馆,如今张庄有了新的精气神儿
扶贫先扶志,脱贫后最大的变化就是有了不一样的精气神儿。

大年三十张庄村村民在村里扭起了秧歌,载歌载舞迎接春节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张庄如今有一条景点的旅游线路,沿着这条线漫步张庄,您便会感受到张庄如今所拥有的新“气质”:沿着贯穿村庄南北的幸福路,从村口向南200米便是“梦里张庄”,有餐饮、有民俗、到了晚上,光彩琉璃的阳光房里,还是一个可供您消遣娱乐的小酒吧。从此向东,黄河书画院、民俗博物馆、桐花书院等乡村旅游项目一字排开,在这里,您可以挥毫泼墨、可以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剪纸的魅力,更可以伴着晚霞,依靠在落地窗前惬意地读上一本好书。享受完了惬意闲暇的时光,您还能到村西隅的体验基地感受采摘、种植的快乐,前往兰考“四面红旗”纪念馆和焦裕禄精神体验基地,在红色旅游中感受焦裕禄同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如今的张庄村还盖起了图书馆,搞起了乡村旅游,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日张庄,站在已修葺一新的村口牌坊下,你时常会看到村民相聚在这里聊天,看到旅行者和驴友,村民们总会热情地给你介绍:去俺庄类图书馆看看,去俺庄的博物馆看看。交谈中,他们总会习惯性的问上一句:俺庄现在不赖吧?并感叹说,要是搁原来,要是吃饭都是事儿,哪会有这类?

央视“名嘴”张泽群再次为“春光”代言
2017年春节,大河报与兰考、与张庄村相约,让“春光”们充满希望的好日子为广大读者所知。
今年春节,我们与“春光”们再次相约兰考。从春节“小年”至大年三十儿,为了拍摄“春光”第二季这部微视频,大河报拍摄团队再次在兰考“蹲点”拍摄,一周不分昼夜的摄制过程,无数个不眠之夜的精心剪辑,超过100个G的影像资料又一次被浓缩在了5分钟的光影中。春光们的新生活,充满浓浓年味儿的画面,伴随着河南老乡、央视“名嘴”张泽群充满磁性的声音为您娓娓道来……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春节,在了解到大河报原创了微纪录片《春光的春光》之后,远在北京的张泽群深受感动,决定为该片配音,为家乡,为“春光”代言。一年间,张泽群还不断通过大河报了解着家乡的新变化,期待听到“春光们”在生活中的新变化,而在“春光”第二季——《从张庄奔“康”庄》拍摄完成后,他欣然决定再次为本报制作的这部微视频配音,为家乡建设鼓与呼,为“春光”们的美好未来送上祝福。
《走进兰考》是怎么拍成的?总导演手记告诉你

截止到今天,五集纪录片《走进兰考》已经在央视纪录频道全部播出了,我坐在电视机又认真地看了一遍,已经不知道这是看过的第多少遍了,竟然还是能看进去,从策划到选题,从拍摄到剪辑,再到审片和修改,故事中的人物已经熟得不能再熟了,然而,看着电视上的画面,在兰考的日子依然历历在目。

从2018年三月底开始到现在只有短短的九个月,到河南卫视12月13日播出时刚刚八个月多一点,每集50分钟的五集纪录片,总共250分钟的节目,还要强地想拍出点精彩,拍出点特点,回想起来那真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自己都不敢相信居然就这么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

到今天之所以能够收官,我们心里太清楚了,其实与国家广电总局、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广电局、河南广播电视台的全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实话实说,一开始真心没有想到广电总局领导、省宣传部领导竟然能亲自参与到一个纪录片的策划中来,并且一个月对拍摄进度过问一次,事无巨细;更没想到省局、台里对《走进兰考》的支持力度空前,发动了卫视新媒体、包装、栏目多个团队帮助摄制组的工作,每一次遇到困难,台领导都是亲自出面协调解决,让我们不胜唏嘘。

同样,拍摄期间,兰考火热的气氛深深地感染了我们,飞速发展的脚步带动了我们。五月调研,六月开拍,十月下旬回郑州剪辑,五个多月的时间,整个摄制组都被兰考速度吓到了,刚去的时候裕禄大道还是大家印象中那种老城街道的样子,一个多月以后,完全变样了,统一的色调,统一的风格,连出差回家的兰考人都找不到门儿了,这是真的,我们亲眼所见。还有高速兰考西站到县城的公路,我们去的时候刚开始修,六天后回郑州时竟然修好了,让我们又惊讶了一回;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兰考干部的执行力,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兰考县委宣传部,我们提出的要求竟然大部分都是两个小时内解决,协调麻烦的也从来没有过夜,哪怕是凌晨解决,就像第五集《喜宴》的儿媳半夜进医院,二十分钟协调好我们进医院拍摄的问题,什么是兰考速度,这就是兰考速度,身在兰考,我们的速度能低的了吗?

《走进兰考》收官了,但我绝不敢说是完美收官,之所以不敢说完美收官,是因为在拍摄《走进兰考》时并不是心想事成,最大的遗憾就是我们策划的人物故事,有几个因为个人的原因没能变成画面,象《车站》一集,一个在《焦裕禄》电影中当过群众演员的兰考人,我们想拍摄他去看望李雪健老师的故事没能进行下去;《家当》一集,摄影家姜健老师拿着他十几年前拍摄的兰考人家当的照片回访兰考,也因那户人家不能回来而终止,类似地还有几个,如果都能拍摄成,那《走进兰考》的故事讲述还能提升很多,当然,这世上没有如果,要不人们常说,影视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呢!

在兰考,我们并不只有遗憾,还有幸福。拍摄期间的高温桑拿天,本来是影响拍摄的天气,我们却拍摄到了故事主人公脸上、身上汗流不止,总之就是汗流浃背努力的镜头,这是化妆都画不出来的形象,自然、生动。《推手》、《喜宴》两集中,我们拍摄到了主人公因为干旱而发愁的情景,有了这些,大家觉得很幸福;台风“温比亚”来了,暴雨倾盆,本不是适合拍摄的天气,《车站》一集却拍摄到了兰考种植户灾害面前不低头,抢险排涝、挽回损失的的情节;拍摄到了火车站改造工程因暴雨影响工期从而让故事的主角着急的镜头,把灾害的影响转化成了我们《走进兰考》中生动的情节,这也是我们的幸福。

我们的片子在河南卫视播出了,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了,一棵树,一把琴,一方土地,一组农民,一粒种子,一圈湖羊,一座车站,一个行当,一群奋斗并快乐着的兰考普通人构成了我们纪录片《走进兰考》的所有故事核心,看到他们生活,看到他们的喜乐,你会像看到了你自己。

让我欣喜的是,节目播出后,我们收到了不少故事主人公的反馈。比如“山药姑娘”,她说自从《走进兰考》在河南卫视和央视纪录频道相继播出后,“潘根记”、“山药姑娘”淘宝店和小程序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她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感觉时间都不够用。

还有“小米哥”杨路,也因为纪录片的播出,收获了很多惊喜,订单量激增,目前他们正在紧张的生产中,争取以最快的时间把桐乡小米供应给全国各地的客户。

2018年马上要过完了,最大的感觉就是自己已经变成了兰考人,听不得有人说兰考的不好,不由自主的关注兰考的一切,交了一大帮兰考的朋友,如果有机会,还想再回兰考,把那里以后的变化继续原滋原味的呈现给大家。
六个月风雨无阻,
走进兰考真纪录。
平淡热烈入画卷,
聚焦擎天一棵树,
造福一方载青史,
精神照耀发展路。
重塑兰考新面貌,
纪录片人不叫苦。
李宁
2018.12.29凌晨
相关问答
在线的各位知道吗,兰考灌浆网模价格?_天涯问答_天涯社区
[回答]灌浆网模价格金属扩张网网眼上的斜角片嵌在混凝土内,模板水平面呈明显凹凸波纹状,与临近结构浇注块相连部分构成进行一个学生机械式楔,接缝的质量分...